来源:央广网
“如果进展顺利的话,新国标下个月可以进入委员会评审,按惯例报批稿到发布需要3个月,最乐观会在今年底发布。”在26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电池技术创新(上海)论坛暨充换电技术高峰论坛上,国电南瑞用电技术分公司副总经理倪峰如是说。
据介绍,充电新国标在老版本的基础上,对安全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兼容性等方面做了明确和补充。新国标明晰了原本相对模糊的含义,提高了车和桩的兼容性,避免资源浪费。
“目前有4种充电模式,在新版标准中,原本允许使用的模式1出于安全性考虑被取消了。对于模式2、3和4中的定义和条件要求做了更严格的修改和补充。”倪峰进一步介绍说。
随着“互联网+汽车”逐步推进产业升级,用户充电场景的变化也推动新版中的标准设定。“想象一下,未来大家不会站在风雨中,用室外电子操作屏给爱车充电。”倪峰说,“大家更想坐在车里操控,甚至用手机完成充电指令。”而新国标的修订也考虑到了这部分的发展趋势。
在其他领域,如电子锁安装,触及行业各方利益博弈和未来技术发展考虑,新国标修订过程中也做了反复实验讨论。此外,新版对旧版本中缺失的规范都做了补充,比如交流充电增加了PWM调制,增加充电握手报文和通信版本交互等等。
据了解,新充电标准由中电联牵头,包括许继集团、国电南瑞、奥特迅以及比亚迪等企业都参与了标准的制定和讨论。
未来,充电桩将成为行业的重要入口发挥主导作用,但要打通行业内的壁垒、发挥资源规模效应,国内国际上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合作。比如目前全球 电动汽车的充电标准仍是各行其道,现有的四种形式——中、欧、日、美标准之间存在差异。即使是7月启动的中德合作项目将推进两国标准统一,也只是“在交流 上统一了,且中间还需要系统插头转换,而在直流方面,中德完全还是南辕北辙。”倪峰指出。
倪峰透露,我国充电设施标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无线充电技术标准、组合式充电接口、交流充电通信、大功率及机器辅助充电等研究,部分领域已经成立相关工作小组进行前期研究。随着新国标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相关配套政策陆续出台,整个充电行业格局也将被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