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
代码: 002227
   
新闻中心 News
News 新闻详情
中国核电助力“十三五”创新绿色发展
日期: 2015-12-15
浏览次数: 220

来源:国际在线

 

  中国核电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近30年来从无到有,从弱至强,研发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行维护等能力均大幅提升,已跻身世界核电大国行列。“十二五”以来,中国核电安全总体稳定,在运机组规模稳步增长,在建规模世界第一,自主创新屡获突破,核电“走出去”成果颇丰。“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在确保核电安全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第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大力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核电合作,实现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的目标。

 

中国核电助力“十三五”创新绿色发展.jpg

 

  自1982年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落户浙江海盐以来,目前中国运行的核电机组已达27台,装机容量2550万千瓦;今年前9个月,核电累计发电量为1242.61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2.96%,与燃煤发电相比,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3951.6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0353.18万吨。中国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表示,尽管核电发电量占比相较一些核电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但中国核电安全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核电在运机组未发生过两级以上运行事件或事故,各项安全指标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在建机组安全质量可控、在控。(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我们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全国核电进行全面检查,进行重大改进。国务院发布了核电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实施取得积极进展,安全改造等重点任务按计划有序落实,安全稳定性稳步提高。”

 

  2015年对于中国核电来说可谓是丰收年,在建设运营方面,今年将有8台机组投入运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堆示范项目在福清顺利开工,CAP1400核电技术示范项目也准备就绪;在核电“走出去”方面,中国先后与阿根廷、英国、法国、南非等国签订多领域核电合作协议。骄人的成绩,凸显中国核电实力日益提升,而这背后强大的支撑则来自于中国核电人对于技术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

 

  在目前国际公认的三代核电技术中,中国自主研制的“华龙一号”具有“177组燃料组件堆芯”和“三个实体隔离的安全系列”等技术特征,满足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要求,也满足中国对“十三五”及以后新建核电机组“从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的2020年远景目标,目前首堆示范工程设备国产化率已达到86.42%。据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介绍,177组燃料组件设计使“华龙一号”发电功率相较国内在运核电机组提高了5%到10%,同时也降低了堆芯内的功率密度,提高了安全性。另外,在没有电力供应的情况下,还能通过“非能动安全系统”,自动开启一系列保护措施,“通过在安全壳内的大容量的一个高位水箱,通过非能动的以重力的方式注入到安全壳的压力容器的底部,冷却压力容器,大量热量会使安全壳内的温度和压力急剧的上升,那么我们设置了非能动的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通过建立一个自然循环,把安全壳内的热量导出到安全壳以外。”

 

  经过近十年的系统攻关,中国三代核电国产化、自主化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三代核电关键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产业链基本形成,核电主辅设备成套供应能力优势突出,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随着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核电已经成为继高铁之后对外合作的又一张亮丽名片。对于中国核电走向“一带一路”,中核集团总经理钱智民谈了他的看法:“首先‘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大概有40多个国家有的是已经有核电的,有的是没有核电准备发展核电的,这个发展前景应该是比较广阔的,另外大家都知道,核能在一个国家不仅仅是能源,还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所以‘一带一路’的很多沿线国家都希望能够发展核能。这就给我们国家核电发展的上升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我认为在未来‘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核能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创新、绿色将成为引导中国“十三五”发展的重要理念。推动能源转型,共创绿色发展,就要坚定以创新带动核电发展、抢抓世界核能发展战略机遇的信心。刘宝华表示,核电“十三五”规划正在研究中,未来中国将努力实现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转变,“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约占电力装机总量的3.2%,发电量约占5%,2020年在建核电3000万千瓦左右,‘十三五期间’,要完成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任务,在建CAP1400、‘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先进小堆等自主品牌的示范工程过程中,逐步完善科技研发体系,补齐短板,完成核电从二代到三代的转型升级。”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无
Copyright ©2005 - 2016 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分享到: